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重庆大学牵头获得16项一等奖

日期 : 2021-11-19
摘要
11月19日下午,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布。重庆大学牵头获得16项一等奖,项目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获奖成果数占全市一等奖数量的50%。

11月19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发表讲话祝贺并致敬获奖科技工作者。我校牵头获得一等奖成果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共16项,较2019年增长4项。获奖成果数量占全市一等奖数量的50%。

正文啦.jpg

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并由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获一等奖12项,分别是:

自然科学奖4项,第一获奖人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胡晓松教授、物理学院周小元研究员、计算机学院廖晓峰教授以及自动化学院宋永端教授。

技术发明奖1项,第一获奖人为土木工程学院周小平教授。

科技进步奖7项,第一获奖人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朱才朝教授、环境与生态学院何强教授、光电工程学院余淼教授、生物工程学院王贵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斌教授、资源与安全学院葛兆龙教授以及土木工程学院丁选明教授。

合作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第一获奖人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王旭教授、王时龙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王宇航教授以及资源与安全学院陈结教授。

此外,我校教师还牵头获得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分别是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4项。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关决策部署,持续构建和优化科研创新体系、转化管理体系、基础制度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和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任务需求,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遴选对学校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指引学校未来研究的新方向,推动重大原创性、前瞻性研究;聚焦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对接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和重大工程,组织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提升攻克尖端技术的能力;及时修订完善《人文社科类教师学术指标评价体系》《自然科学类教师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建立容错机制,大力鼓励“从0到1”的探索,积极支持坐冷板凳、搞真科研。

近3年来,学校先后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牵头研制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长出了“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

据悉,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获奖成果(企业)15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9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115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58项;企业技术创新奖3项。

摄影: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