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非凡十年】重庆大学:优化学科综合布局 深化学科内涵建设

来源 : 宣传部

日期 : 2022-10-16
摘要
这十年,重庆大学分类推进学科优化调整,打造一流学科高峰,持续推进传统工科现代化改造,高起点布局建设医学学科,启动实施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这十年,重庆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办学实力、影响力进步明显,学校发展潜能不断释放,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发展态势向上向好,全面达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预期目标和成效。学校官微今日起推出“非凡十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学校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引言:

这十年,重庆大学分类推进学科优化调整,打造一流学科高峰,持续推进传统工科现代化改造,高起点布局建设医学学科,启动实施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科水平是学校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重庆大学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总体思路,推动建立学科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大力实施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加快优化学科综合布局,深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1.png

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

近年来,重庆大学以谋长远、重内涵、强质量为指针,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学校一级学科有进有出,工学、理科、人文社科、医科发展更协调,学科建设力量更集中,学科布局与国家赋予的使命、学校的发展定位、社会经济急需更适应。

为进一步凝聚学科建设合力,重庆大学持续推进学科学院优化调整,重组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拥有强大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实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为提升基础学科实力,优化学科生态,加快补齐基础学科短板,学校于2020年启动“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发展目标,从学科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重点建设任务和支持保障举措。在反映国际高质量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自然指数9月份排名上,2022年重庆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80名,较2020年年度排名大幅度提升150位,居内地高校排名第28名,较2020年年度排名大幅度提升17位。

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催生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学校大力支持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凝练产生了新能源及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数字设计与艺术传播、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等交叉学科,

布局建设了跨尺度多孔材料研究中心、超瞬态物质前沿科学中心、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先进电能源化学研究中心等前沿交叉学科平台。通过加强前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建设,学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尤其是在储能技术领域形成了能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的产教融合、联合攻关、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新模式、新力量和新优势。

2.jpg

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提升学科实力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科,及时响应国际、国内、地区发展需求,准确识别并抓住机遇,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持续推进传统工科现代化改造。

3.jpg

重庆大学统筹部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推进传统工科现代化改造与新工科教育改革,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共 10 所)。该学院致力于突破传统学院学科边界,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国之重器工匠” 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智能化+新能源”的产业发展方向,以解决产业需求和共性技术创新问题为导向,努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卓越工程师人才资源。

学校依托自身优势特色,凝练出“先进制造”“新型城镇化”

“智慧能源”三大学科群,布局了先进制造学科群极端环境高端装备研发与试验平台、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系统、智慧能源学科群综合能源系统研究平台,大力促进机械、土木、电气等优势学科的方向凝练和现代化改造。先进制造学科群面向国家新型工业化重大需求,以科技前沿和学科交叉为路径,致力于攻克极端环境高端装备领域科学问题和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承担多项重大任务,在国防安全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学科群聚焦山地城镇现代化的核心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致力于提升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原始创新能力。智慧能源学科群把握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探索能源产供用新模式、新理论,致力于突破新型储能技术、电力能源装备与系统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能源产业智慧化变革的方向。

4.jpg

在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中,学校工科迈向世界一流的能力显著增强,带动了相关学科实力整体提升。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进入全球前50。

5.png

高起点建设医学学科,引领新工科与新医科融合发展

为更好满足人民生命健康需求,重庆大学恢复医学院,成立医学部,高起点建设医学学科,新增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江津医院、附属黔江医院、附属沙坪坝医院6家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中心医院。

6.jpg

重庆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946年,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并入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重庆大学以生物医学为切入点,发挥工科优势,开始生命与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为ESI前1%学科。

2018年6月,重庆大学恢复成立医学院,2019年获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22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已建成“神经智能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创伤急救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以及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两大科研服务平台,并在神经生物学、肿瘤学、急救与创伤医学、分子医学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2022年秋季,医学院迎来首批30名新生。

“在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建设新医科的大背景下,许多高端专业人才的输出终端都与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密切关联。重庆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为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恢复医学学科建设。”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亚洲介绍,学院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入主流、有特色”的医工交叉、多学科交叉新路径,依托重庆大学工科优势,引领新工科与新医科融合发展。他表示,医学院将通过走好医工交叉、多学科交叉特色发展道路,构建完备的医学学科体系、教学科研服务体系,以及医教研融合体系。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支撑能力

在建好学科的同时,学校将分析测试中心、电镜中心等学科公共平台列入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以提升学科发展条件支撑能力。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在积极响应国务院文件《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的号召下,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校级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

7.jpg

2018年3月,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具备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数据的条件和资格,成为可提供具有法律效力检验检测报告的第三方检测基地。分析测试范围覆盖了物理、化学、能动、生物、生命、药学、光电、材料、环境、土木、电气、机械等学科,成为了学校高水平服务的校级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开放共享型分析测试平台,同时为重庆市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服务与支撑,中心也将成为全国一流、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现代分析检测基地和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

8.jpg

2015年11月,重庆大学电镜中心揭牌。作为全国最顶尖的电子显微镜中心之一,重大电镜中心科研团队致力于结构金属材料的多维多尺度表征与调控研究和先进电子显微学原创技术开发。

中心不但拥有全球空间分辨能力最高的商业透射电镜,其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具有三维晶体学与三维位错表征能力的透射电镜和世界首套像差校正超快自旋极化低能电子显微镜还填补了全球电镜领域的空白。

此外,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区域重大需求,主动融入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重庆科学城建设,组建了自主研发超瞬态电子显微镜团队,开展超瞬态实验装置攻关,自主布局了一批高端共享原始创新平台,全方位助力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汇聚高质量创新资源,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十年建设,学校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明显提升:学校ESI世界前1‰学科从0个增加至2个,前1%学科增加至12个;7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其中4个学科进入前5%,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名。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