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列学术活动——建言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2023年3月1日、2日下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言学术沙龙2023年第一期于B区二综合楼418教室顺利举行。讲座邀请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致政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地方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春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峰担任主讲嘉宾。天作国际总经理李少云,《建筑师》杂志主编李鸽以及建筑学院教师龙灏、王琦、陈俊、田琦、周露等出席讲座。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卢峰担任主持人,来自建筑城规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魏春雨以《地方原型图示》为题带来讲座分享,以地方建筑的在地性、当代性为切入点,就如何在地域中表达当代性,在当代中维持地域基因两点展开讲述。结合实际项目实践,提出以多维适应性视角挖掘地方语义,强调从建筑各要素组合关系、群构形态、人群心理、空间象征等方面进行关键词提取与图示表达。他从地方建筑的在地性发展趋势出发,探讨在地设计的出发点,思考关于社会生活与建筑自治性的动态平衡问题。
李保峰以《当代木构:一个涉及“低碳、诚实、排它、以及数字”等关键词的话题》为题,以四个关键词低碳、城市、排他、数字对当代木构展开讲述。针对碳排放、仿真建筑、材料纯粹性等问题,强调木构的特性优势、真实地表达及建构,同时指出材料薄弱处应结合其他材料共同发挥材料优势。他从传统范式到现代数字化的发展可能出发,提出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解决设计、建造分野问题。
张斌带来《从城市研究到驿站实践:关于日常性的思考》讲座分享,以城市研究和建筑实践的关联性为切入点,结合实践方案的设计和评估调研,提出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作为一种空间权利,探讨上海城市特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价值。结合对既有空间调研分析,总结三种空间层次“溢出”的生活、社群共生与公共空间、非正规生活空间的介入,通过对空间的再现,详细分析日常性的展开,提出人与空间融合发展的观点。
在提问环节中,三位老师根据学生提问,从理论性、实践性等方面切实进行回答,针对“在地性”问题,魏春雨强调动态的平衡,可生长性、持续发展是其根本,认为在地性并非固化的本土或乡土,关键在于场所营造,具有实践方法片段化、空间复合化、表达多义性的特点。在复合木材料性能问题上,李保峰认为关键在于木材的选择,使用时顺应木材的材料特性。张斌对城市既有更新中的利益平衡问题从两方面进行回应,首先是意识层面,提倡多元协商、平衡博弈。其次是对社会公正的角色定义,强调与所服务社区相结合,形成多平台交流。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使同学们对于建筑的在地性和城市更新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摄影:赵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