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启智科创”实践团在绿春县开展科普夏令营支教活动
作者 :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张文韬 许卓远 魏鹏坤 蒲姝颖
7月13至15日,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启智科创”实践团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戈奎乡加梅小学和大兴镇大寨民族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科普夏令营支教活动。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系列科普课程与互动实践,为当地哈尼族学生搭建了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学兴趣的平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实践团抵达绿春县后,立即结合加梅小学教学实际与哈尼族学生特点,完成课程方案细化、教具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7月13日,夏令营正式启动,实践团以“纸飞机舞会”为破冰契机,通过趣味互动快速拉近与学生距离,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期间,实践团紧扣“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原则,设计多维度课程体系从传统“纸杯电话”的声音传播原理演示,到智能语音机器人的交互体验,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科技发展脉络;以醋与小苏打反应、倒立水杯等生活化实验为切入点,将抽象的化学、物理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
AI智能体搭建、未来交通设计、算法推荐启蒙三大课程作为本次夏令营的核心亮点,聚焦前沿技术与基础认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实践团依托腾讯元器平台,系统讲解智能体的核心构成,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专属智能伙伴,从“让哪吒讲哈尼族传说”到“与熊大熊二对话家乡”,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创意落地。
“飞车未来城”课程以未来交通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创意设计,实践团借助大模型将草图转化为具象化设计作品,让抽象创意转化为直观图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针对青少年短视频使用习惯,实践团设计“快乐不沉迷”课程,采用贴纸游戏模拟算法推荐逻辑,通过兴趣标签标注、内容协同推荐等互动环节,让学生理解平台“精准推送”的底层原理,在课堂中穿插互动体验,与学生共同制定良好的短视频观看行为约定。
此外,课程引入“AI红岩智能体”虚拟讲解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在科技体验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活动尾声,实践团向学生发放了包含学习用品、拼插积木等爱心活动奖品。
此次科普夏令营的开展,是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践行科教兴国战略、服务乡村教育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将持续优化科普支教模式,在更多乡村地区开展科技启蒙活动,以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作者:张文韬 许卓远 魏鹏坤 蒲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