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化育花田·兴酉助农”实践团到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社会实践

日期 : 2025-07-25

近日,重庆大学“化育花田·兴酉助农”实践团来到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摇身一变,成为敏锐的乡村观察者。他们以双眸捕捉振兴的磅礴伟力,以双耳聆听人民的真切心声。通过参观生态梯田、何家岩村史馆,分组走访村民,开展座谈会以及体验苗绣等活动,团队成员不仅真切触摸到了乡村振兴跳动的脉搏,更在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的交融中,深刻体悟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这次实践,无疑是一堂鲜活而深刻的国情社情教育课。

IMG_3848.JPG

团队成员踏入村史馆,馆内陈列的花田乡特色产业发展历程,如同一幅壮阔的画卷,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从传统农耕的质朴到现代文旅的繁华,团队成员透过图文史料,深刻理解了乡村巨变背后国家战略的坚实支撑。随后,在实地考察生态梯田产业时,团队成员与农户深入交谈,亲眼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成员耿庆帅感慨道:“站在梯田高处,我看到的不仅是如画的风景,更是农民们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田野。”

IMG_3809.JPG

分组走访村民家庭,让调研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人心。团队成员聚焦语言使用需求和文化传承现状,发现普通话普及成为乡村信息互通的关键难题。一位村民坦言:“孩子上学用普通话交流,但家里老人只会方言,这让技术培训难以有效推广。”针对老人只会方言的情况,实践团成员开设了"田间夜校"普通话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87人次。

IMG_3944.JPG

团队成员走进非遗苗绣工坊,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穿针引线,亲手感受苗绣的瑰丽纹样与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文化自信的深刻洗礼,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工坊内,一幅幅精美的绣品诉说着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文化多样性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IMG_4107.JPG

在与当地干部的座谈会上,双方共同探讨了“普通话推广与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如以苗绣工坊为载体,将语言学习融入非遗传承之中。实践团成员还结合化工专业优势,建议政府对花田乡各个点位土壤样本进行检测,有针对性进行土壤改良。

IMG_4086.JPG

从梯田到苗绣,从走访到座谈,重庆大学化院学子在何家岩村的所见所闻,构成了一部微缩的中国乡村振兴史诗。他们以实践深化国情认知,以行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广普通话助力信息互通无阻,保护非遗筑牢文化根基。这堂“行走在田野间的大思政课”,让青年学子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乡土中国的深厚土壤中读懂民族复兴的密码。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车其芷 陈星辰

作者 : 化学化工学院 车其芷 陈星辰

编辑:曹蔚

审核:陈星辰   徐珺琢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