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师宣传工程” 全国高校大师剧编创骨干交流活动在学校举行
为推动“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7月27日至8月1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高校编创骨干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60余所高校的大师剧编创骨干齐聚山城,进行为期6天的深度研讨和编创实践。副校长饶劲松陪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观看了汇报演出,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交流活动以提升学员政治站位、拓宽思想格局和增强编创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与实践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文化战略层面,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处长王伟系统回顾了“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十年来的丰硕成果及其对百万青少年的深远影响;重庆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彭述娟结合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分享了学校“以文化人、以剧育人”的创新实践;新闻学院敖依昌教授则从人文视角深入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创作理论方面,重庆大学档案馆馆长杨艳展示了校史资源艺术化转化的成功经验;杨尚鸿教授聚焦戏剧本体创作规律,陈希、赵虎两位副教授分别探讨了AI技术和虚拟现实在戏剧创作中的前沿应用。实践环节中,重庆市话剧院王宏亮和电影学院梁璐璐通过话剧工坊指导学员完成了《布衣院士》《嘉木留芳》等六部展现科学家精神的微短剧创作,让学员们在编导演的全流程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精神与艺术表达的理解,生动诠释了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融合。
学员们认为,本次交流活动既是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以美育启智润心的创新实践。重庆大学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学科资源,通过精心设计和任务落实,让学员们站在了高校科学大师舞台剧创作的新起点。大家相信,“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必将持续孵化更多精品力作,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据悉,“科学大师宣传工程”由中国科协于2012年发起,联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协同推进,重庆大学原创话剧《何鲁》于2024年成功入选。本次交流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指导,重庆大学科协牵头,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实施。活动得到市话剧院、校档案馆、美视电影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坚持以“解码科学大师精神,淬炼戏剧创作思维”为设计主线,将文化理论与编创实践紧密结合,始终贯彻“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舞台剧创作思想。
来源:科协秘书处 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吴明英 陈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