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乡土童行”实践团赴宜宾开展思想政治与法治启蒙课程
来源 : 材料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近日,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乡土童行”实践团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汉安中学开展“学法用法向未来——我们身边的法律”为主题的思想政治与法治启蒙课程,本次课程邀请到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小凤老师主讲。
“乡土童行”实践团立足于法律教育普及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通过具象化、沉浸化、生活化课程,引导汉安中学二至三年级的学生们感知法律的核心内涵,理解法治意义与价值,让学生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本次思想政治与法治启蒙课,从“我们身边的法律”切入,由“法律初印象”“法律探究活动”“法律伴我成长”三个部分组成。王小凤提出“法律是什么”“它在哪里呢”的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在“法律探究活动”这一部分,王小凤选择了三个以校园为背景的案例进行了问题链设置,并通过动画短片展示法律如何护航成长历程,引导学生们准确识别出“我的东西我做主”“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等法律相关行为,建立规则认同感。在“法律伴我成长”这一部分,王小凤向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财产权”“人格尊严权”“人身权利”,这三个重要权利,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惑。在课程最后,同学们集体朗诵《我是法律小卫士》,声音洪亮,秩序井然,对“从小做起我能行,法治社会齐努力!”等内容表现出高度共鸣。
本次“学法用法向未来——我们身边的法律”思想政治与法治启蒙课通过场景化教学,深化儿童法治启蒙,有效提升规则意识与自护能力。法治教育需持续融入儿童成长全过程、全环节和全方位。正如“乡土童行”实践团成员所言:“我们期望法治精神伴随孩子成长,让知法守法的信念,成为照亮未来之路的明灯。”
课程结束后,“思政领航,支教育新人”交流座谈会也有序开展。指导老师张亚琳开场后,支教团成员分享实践经验和暖心故事。王小凤结合十年思政教学经验,针对支教问题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建议。张亚琳总结时鼓励创新课程形式,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与感染力。
实践团成员在座谈会上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理念,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后续的支教教学中,通过本次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我,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来源:材料学院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