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表彰暨2026年度申报启动大会
9月17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表彰暨2026年度申报启动大会。会议全面总结了2025年科研工作及国自然申报立项工作,表彰了获批国自然的个人及科室,同时部署了2026-2028年医院科研工作及国自然组织实施工作。
重庆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邓绍江,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科技教育处处长谢春鹰,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曹华军,重庆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洲等出席会议。医院院领导、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表彰人员代表、博士、博士后及科研骨干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外事科主任张蕴蕴主持。
邓绍江代表学校对医院科研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医院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吸引和培养更多博士后科研人才,为医院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学校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附属医院科研工作,推动校院高质量协同发展。
谢春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医院在全市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她强调,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和指导,凝练优势方向,强化科研人才培育;科研人员要发扬创新精神,将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以创新支撑临床能力提升。医院要加大科研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助推科研能力再上新台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指出,国自然申报是提升医院学术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医院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积极拓宽国自然申报人员范围,着力培育科研骨干力量,进一步强化奖励标准,营造良好的申报氛围。同时,也将加强临床研究,推进临床研究病房建设,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推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三翼齐飞”、齐头并进,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志强系统总结了2025年科研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剖析了国自然申报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下一阶段国自然的组织申报提出了方向建议。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王颖全面部署2026-2028年医院科研工作规划,通过四大学科建设举措、三大平台中心建设及三大能力提升计划的“4+3+3”工程,聚力推动医院科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在国自然方面,王颖院长详细解读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实施工作方案(2026-2028年)》,从目标设定、重点举措、政策保障等方面对新阶段申报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大会对2025年度国自然青年项目、面上项目获得者及获批科室、超额完成目标科室进行了表彰。
会议还举行了2026–202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揭榜书签订仪式,科室代表郑重签署揭榜书,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在经验交流环节,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和青年科研骨干刘敏分别从科室组织管理、面上项目申报和青年基金申报等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
本次大会系统总结了经验、表彰了先进、部署了方向,为医院科研工作及国自然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医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年实施方案,稳步落实各项科研部署,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严谨有序的组织和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必将有力促进医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人民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程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