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召开虎溪校区入驻二十周年座谈会
2025年10月25日上午,重庆大学在科学城校区召开虎溪校区入驻二十周年座谈会,共同回顾奋斗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展望美好未来。重庆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新出席并发表讲话,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主持座谈会,副校长饶劲松介绍了虎溪校区诞生和发展等情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陶举虎,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副校长邓绍江、卢义玉,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学静,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成祥,以及虎溪校区建设时期和入驻后主要校领导班子成员,虎溪校区党委、党工委、建设指挥部、管委会主要历届负责人,师生员工代表,学校二级单位负责人代表等参加座谈。

王树新表示,虎溪校区的建设与发展,是重庆大学近百年办学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在战略布局与治理体系上的重大创新。从“大服务、大管理、大运营”的治理格局,到“小机关、大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学校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同时,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厚植“重大气象”的成长沃土,把老一辈重大人艰苦创业的基因代代相传。王树新强调,全校上下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切实发挥“国家队”作用,努力把科学城校区打造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的示范区。
王树新指出,当前,学校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部署,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扎实推进“百年新重大”建设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强的担当、更实的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重大力量”。

党委原书记祝家麟回顾虎溪校区创建历史,他表示虎溪校区是二十几年来重大人创建的新家园,它的建立顺应了学校办学发展的需要,为重庆市奠定了科学城的发展框架,也是国家重要战略——建设西部科学城的支撑。前赴后继的重大人要有开拓进取的思维,抓住政策红利;要有得力的工作班子,作出缜密的筹划;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苦干加实干,为“百年新重大”建设续写华章。
党委原书记欧可平指出,虎溪校区的建设是一部高瞻远瞩、勇于创新的奋斗史,学校秉持育人与发展初心,以战略眼光谋划未来,于2003年获批在虎溪建设新校区。建设者们凭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仅用295天高质量完成24万平方米校舍建设,彰显了“重庆速度”。我们要牢记虎溪校区建设发展历史,汲取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智慧,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原书记舒立春表示,学校以战略眼光谋篇布局,历时五年推动虎溪校区从蓝图到落地,为重庆大学后续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虎溪校区将生态元素融入学习、科研和活动空间,践行“绿水青山”理念,逐步完善校园功能与育人体系建设,以环境优化、制度构建、文化培育、学科筑基为抓手,加快提升育人实效,支撑强国建设,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重大力量。
座谈会上,饶劲松以《励精图治二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并从高瞻远瞩的蓝图、艰苦创业的底色,励精图治的耕耘、三全育人的实践,守正创新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三个方面系统回顾虎溪校区二十年发展历程。与会代表共同追忆虎溪校区的发展建设历程,共同谋划新时代校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校区更好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张卫国、赵修渝、陈德敏、张四平、姚木远、黄宗明等虎溪校区建设时期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入驻后历届主要校领导代表,刘东燕、肖铁岩、李华、曹振生、夏之宁等虎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历届主要负责人代表,钟树生等虎溪校区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代表及师生员工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马天秀
摄影:赵渝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