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重大・设计新征程”大师讲堂在学校举办
11月3日,“百年新重大・设计新征程”大师讲堂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华蓝厅落幕。本次论坛汇聚建筑学界顶尖力量,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张永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朱竞翔领衔开讲,与业界专家、重大学子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为重大设计·大师讲堂系列活动注入设计创新活力。
学院党委书记李和平、重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党总支书记赵彬、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刘朝煜分别致辞,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论坛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论坛开幕式由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系主任龙灏教授主持。
在学术报告环节,张永和以“从书屋到图书馆”为题,从空间、材料、社会性与整合四大维度解构建筑设计本质。他强调设计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通过九宫亭空间控制、巴黎中国学舍砖砌折屏等案例,阐释如何突破材料常规用法、回应社区需求。市政府原副秘书长何智亚在对话中,以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为例,盛赞其设计对地域特色的精准把握;建筑师汤桦则推崇其回归建筑本源的设计思维。
朱竞翔聚焦“做有生命力的校园”,分享了深圳“新校园运动”与“百校焕新”项目实践。他提出以“树丛、山脚、脉络、街道”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通过保留原生植被、开放校园空间、采用灵活结构等方式,让校园成为社区文化枢纽。其团队设计的深圳梅丽小学敏捷校舍,以95%的构件重复使用率、抗台风级别的安全性能,展现了轻量建筑的创新价值。重庆设计集团总建筑师徐千里在对话中呼吁,行业应更多关注建筑设计的底层逻辑与实质问题。

张永和作特邀讲座

朱竞翔作特邀讲座
两场报告后,学子们踊跃提问,就空间设计细节、校园更新实践等问题与嘉宾深入互动,展现出扎实的学术素养。本次论坛通过大师分享、专家对话与师生互动,深化了对建筑人文内核与校园活力的认知,为设计实践提供了前瞻思路,也为重庆大学建筑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建筑城规学院
作者:张子暄 胡爱玲
摄影:代家兴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