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
主页焦点
|
主页推荐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首页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园生活
媒体重大
通知公告简报
学术预告
导航
我要投稿
新闻网
媒体重大
03
07
【华龙网】把理想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振兴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举行
“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在重庆大学举行。
03
05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五彩石”行动项目 为中小学生批改作文10万余篇
3月5日,是全国第55个学雷锋日,重庆大学举行了2018志愿者嘉年华活动,展示了学校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
03
02
【中国青年网】助力脱贫攻坚战,重大学子有信心!
中国青年网重庆2月8日电(通讯员 包晗)雪花纷飞,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凛冽。重庆大学五彩石项目的志愿者们一直牵挂着那些在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团委今年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期间,他们仍像往常一样和与他们结对的孩子们保持着作文或书信往来,有的人还去到孩子们身边,提前给孩子们送去团圆和温暖。
03
02
【中青在线】在实践中丈量新时代的“美丽中国”
寒冬腊月,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森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上,河北省雄安新区挺拔的千年秀林和封冻的白洋淀,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静谧动人。
03
02
【中国青年报】穿藏袍的孩子
2018年寒假,我随重庆大学五彩石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给当地的家境贫困的藏族孩子进行寒假学习辅导,在这里我遇见了一个特别的孩子。
03
01
【重庆日报】蒋兴良为研究电网覆冰积雪,在湖南雪峰山度过8个春节
海拔1500米、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覆冰时节、每年雨雾天气超过200天……这里,是湖南省怀化市雪峰山的坪山塘。因为其绝佳的天气条件,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在这里建立了研究电网覆冰积雪的全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站(以下简称覆冰站)。
03
01
【重庆日报】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跟蒋教授爬上34米高的风力发电机
夜雨、狂风……从2月18日晚上开始,又一轮大范围降温来临,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雪峰山上,气温也降低到1℃。在这里,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建立了全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站(以下简称覆冰站)。
03
01
【中国新闻网】百余名留学生重庆包饺子做汤圆迎元宵佳节
当地时间2月27日,百余名重庆大学的留学生聚在一起包饺子、做汤圆、猜灯谜,迎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03
01
【上游新闻】别人家的学校!重大推出“打卡训练营”,坚持读书背单词能拿kindle
重庆各大高校寒假已经开始。为了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坚持学习,重庆大学官方微信“重大青年”,推出“打卡训练营”。参与的学生每天坚持读书或背单词,表现优异的同学将有机会获得重大送出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
03
01
【上游新闻】边陲小镇来了群“不务正业”的大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第一次穿上了婚纱
近日,高校陆续开学,重庆大学一群学生的寒假过得无比充实。因为在这个寒假,这帮大学生在垫江鹤游镇给17户村民办了一件事,让村民和看到的人都幸福的笑得合不拢嘴……留住了美丽乡村,留住了美好的时光。他们到底干了什么?2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这帮大学生,听他们摆起这件事。
03
01
【上游新闻】狭小的厨房、亲人忙碌的身影……重大学生历时两年拍摄乡村年味儿
“狭小的厨房,叔伯婶子忙碌的身影……” 想到这些,你是否会想起儿时的老家?为留住记忆中的童年和年味儿,重庆大学学生孙秋回到老家——重庆市垫江县包家镇雨山村,历时两年拍摄乡村春节纪录片《年》,用舌尖尝年味儿,在团聚中品乡情。
01
26
【重庆日报】中国数学泰斗何鲁诗书作品展在渝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 林曦玺)笔墨横姿的书法,文采斐然的诗作……1月25日,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何鲁的82件诗书作品,集中亮相于王琦美术博物馆“落纸云烟——何鲁诗书艺术展”,该展览展出的作品类别包括对联、书信、书谱、扇面、手卷等。
01
22
【重庆晚报】用微藻将废油变成生物柴油 重庆这支科研团队很牛气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全国200所高校的201个教师团队入选。其中,重庆大学廖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名列其中。
01
22
【华龙网】植物也能变柴油 重庆大学微藻能源研究国内领先
你知道吗?微藻,一种个体极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藻类植物,却蕴含着产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巨大能量。今(19)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动力工程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正在进行微藻能源转化方面的研究,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01
22
【重庆日报】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月16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顺应时代潮流,抓住难得机遇,要在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作为新进展,充分挖掘大数据智能化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民生社会事业。
01
18
【中青在线】重庆大学首推学生团员“五星”评价
“这次能被大家评为‘五星’团员非常荣幸,通过支部的评议,我在政治、纪律和品德方面都得到了‘五星’,但在学习上被评为‘四星’,这让我直接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15级车辆5班的团支部大会上,段加恩同学表示,“接下来我要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刻苦,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积极参加我热衷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学院、为学校争光,下次争取拿到全‘五星’!”
01
16
【华龙网】赴美顶级学府引才 重庆大学将与美国顶尖癌症研究中心合作
参观犹他大学工学院的实验中心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引才宣讲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至1月10日,重庆大学副校长王时龙率队的赴美人才招聘团出席了重庆大学首个海外引才工作站的签约和授牌仪式,并在斯坦福大学、犹他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举行了引才宣讲和访问交流活动。据了解,重庆大学与美国顶尖癌症研究中心-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中心的教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或将有力推动重庆大学医学部的...
01
15
【中国日报】Student turns winter leaves into hot artworks
Wu Caiju, a student from SW China s Chongqing University, turns dry leaves into artworks.
01
15
【重庆晨报】宠物走失心发愁?重大“少年先锋队”的设计能帮你
通过设置大数据处理和人脸识别的摄像头,走失街头的宠物有机会被摄像机系统捕捉、重新回到主人温暖的怀抱。近日,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龚卫国教授研究团队凭借过硬的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先后参加了第三届“百度西交大-大数据竞赛”和首届“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战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01
12
【重庆晚报】孩子在家哭叫,声音视频立马传到妈妈手机……重庆大学师生全球AI赛获大奖
家长上班不在家,保姆会不会虐待孩子?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家长不放心……没日没夜盯着视频监控很累,还不能听到声音。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师生团队研发的音视频识别系统,能有效识别异常声音——孩子哭闹,其视频和声音将立马识别并推送到妈妈手机app上。
1291条
上一页
1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65
下一页
推荐新闻
校工会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启航新征程,展现新风采”美丽虎溪健步行活动
3月9日下午,由校工会举办的庆祝三八妇女节“启航新征程,展现新风采”美丽虎溪健步行活动在虎溪校区体育馆前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全校42个分工会的200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活动。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出席活动并致辞。
重庆大学开展助推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3月11日下午,重庆大学在A区团结广场开展“乡村振兴 青春助农”系列主题活动,“青春助农”产品推广大赛决赛、“橙心橙意·请你喝茶”脐橙与春茶品尝推广、电商直播带货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本次活动由国内合作办公室、校团委主办,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志愿者协会承办,后勤处、社区办和重庆檬多乐公司协办。
周绪红院士走进“虎溪大讲堂”为重大师生分享千年庭院的感悟
3月10日下午,重庆大学“虎溪大讲堂”在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大剧场举行,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以《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为题,为重大师生作了一场充满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报告。
重庆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3月9日,全球ESI学科影响力数据库更新,重庆大学化学学科实现突破,首次进入全球前1‰。至此,学校已有工程、材料、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 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数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弘扬雷锋精神 重庆大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和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要求,重庆大学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设置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社区行动、赛事赛会、人文关怀5个主题系列活动和生态环保、文明校园、支教关爱3个专项行动,共计56个品牌活动,覆盖33个学院,吸引万余名志愿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