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
主页焦点
|
主页推荐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首页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园生活
媒体重大
通知公告简报
学术预告
导航
我要投稿
新闻网
媒体重大
12
25
【重庆晚报】重庆大学生登海拔五千米雪山看星星,记录山巅不一样的风景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钱,任性就好! 不过,对于行走在海拔5000米雪山的“飞鸟人”来说,一次登山旅行,还需要长达365天的体能储备、知识储备。
12
22
【光明网】重庆大学6000万打造风洞实验室 引来"龙卷风"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7年增选的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田村幸雄,就是一位享誉国际的“龙卷风”专家。2017年10月14日受聘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职教授后,田村幸雄正致力于在保障建筑安全的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2
21
【重庆商报】重庆大学教授野外考察 发现绝美“龙吟雕岩谷”
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与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曾卫联合组织的野外地质考察组,在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境内发现一条近两千米长的雕岩谷
12
21
【重庆商报】重庆“风洞实验室”吸引了这位外籍教授 致力于风研究
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目前在重庆大学任职的田村幸雄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田村幸雄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风”。“重庆是山城,这里的风与平原的风肯定不一样,重庆高楼多,对风的研究也必不可少……”今天,在重庆大学,记者见到了田村幸雄院士,对于今后的研究,为何选择了重庆?
12
19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暨首批入驻项目签约活动举行
12月18日,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暨首批入驻项目签约活动在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
12
19
【科技日报】院士带项目建全国首个区级“工程医院”
高校与地方政府携手,共建成果转化平台。18日,由重庆大学与重庆九龙坡区共建的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首批入驻6个项目签约,这些项目涵盖建筑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能源等领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带领团队,将在重庆建全国首个区级“工程医院”。
12
19
【重庆晚报】日本“飓风教授”成新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为何选择来到重庆?他的答案是风
今年10月14日,重庆大学聘任日本工程院院士、前国际风工程学会主席田村幸雄教授为该校土木工程学院全职教授。上月底,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田村教授当选为外籍院士。 这位享誉国际的日本“飓风教授”为何选择来到山城重庆? 他的答案是:风。
12
18
【华龙网】重庆大学带你开启“书海环游记” 20万本最新正版电子书免费看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12月15日21时讯(首席记者 黄军 通讯员 赵深艳)你是否曾幻想过,可以置身书海,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今(15)日下午6点,所有重庆大学在校师生的邮箱都收到了一封神秘邮件,邮件内容为20万本最新正版电子书籍阅读操作指南。现在,重庆大学师生可以任意开启“书海环游记”
12
18
【重庆日报】全球最大规模真菌生物农药生产基地在渝投产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亦筑)农药一定有毒吗?不,重庆研发的真菌生物农药人都可以喝。12月1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悉,全球最大规模真菌生物农药生产基地在涪陵白涛化工园区投产,该基地可年产2.8万吨制剂。
12
15
【华龙网】重大教授用大米和油做原料 研制的农药有双识虫“慧眼”
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道路尽头,一栋两层高的屋舍旁可见几块遮得严实的稻田,稻飞虱等害虫被捉进来,遇上一种原料为大米和色拉油的生物农药,却会受到致命的“感染”。
12
15
【中新网】重庆大学教授研究出广谱生物农药:只杀害虫不杀益虫
“我们的生物农药,只杀害虫不杀益虫。”14日,在重庆大学生命科学院实验基地,该校生命科学院教授夏玉先指着一片甘蔗地说。在这片地里,被夏玉先称为“生物武器”的“广谱性绿僵菌生物农药”正在悄悄杀虫除害。
12
12
【科普时报】成就“镁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
他执着于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不倦;他数十年潜心攻克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为我国镁合金发展事业浓墨重彩;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成就着属于中国原始性创新的“镁梦”。他,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重庆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2017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潘复生教授。
12
06
【重庆晚报】炸不垮的教学楼
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 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12
06
【中国教育报】月球上种出第一朵花 ——记重庆大学“生物试验科普载荷”项目
人类有可能在月球工作和生活吗?由重庆大学牵头设计,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空中心”)与重庆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生物试验科普载荷”项目可以看作是人类太空移民的第一步。2018年年底,将由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送到月球表面。届时,人类将首次在月球表面开展生物学实验,并有望在月球上开出第一朵花,该过程将向全球进行直播。
11
29
【新华社】比尔·盖茨们为什么能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工程院27日公布新一批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前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内的18位国际科学家当选。具体有哪些人当选?他们为什么当选?“中国网事”记者对部分当选外籍院士进行了独家采访。
11
28
【华龙网】一个研究“风”一个研究“镁” 重庆大学2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7日10时40分讯,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来自重庆大学的潘复生、田村幸雄分别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相信你也好奇,这两位院士研究的领域都是啥?
11
28
【新华网】Great honor to be elected to CAE: Japanese academician
CHONGQING, Nov. 28 (Xinhua) -- A Japanese academician has said that being elected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 was a great honor.
11
27
【科技日报】快速测试食品细菌 这些微纳米产品亮相
科技日报重庆21日电(记者 雍黎)便携式细菌检测芯片、全集成病原体核算检测系统……众多的新型微纳米科研产品将服务我们的生活。11月20日,第十一届“微米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在重庆举行,同时第四届微米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大赛一起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十组参赛学生,带来他们运用微米纳米技术进行创新的科研产品。
11
27
【重庆晚报】大手笔!重庆大学每年设1亿人才基金 院士年薪可达百万
为建世界一流大学,汇聚一流青年人才,重庆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25日在该校虎溪校区开幕,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齐聚重庆,交流学术、共谋发展。
11
27
【新华网】重庆高校:让十九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恭喜你登上学习荣誉排行榜……”这几天,一款名叫“微课学报告”的学习软件在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中“走红”。这款由该校红岩网校开发的软件,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整合成77节微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录学习,还能参与个人打榜和班级荣誉榜,成为重邮学子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新课堂。
1760条
上一页
1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
88
下一页
推荐新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校调研
10月29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崔振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陈中博、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新锋一行来校开展调研并座谈交流,副校长卢义玉陪同调研,座谈会由副校长刘贵文主持。
第十二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17至19日,第十二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李和平等十余名师生代表前往参会。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研究生论坛,18位来自联盟院校的优秀硕、博研究生分享了最新研究。
学校召开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A区主教学楼506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兼)邓绍江,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洲,人事处,本科生院,科发院,研究生院,医学部,以及各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邓绍江主持。
IEEE SMC重庆大学学生分会荣获2025年度IEEE SMC杰出学生分会奖
2025年10月7日,依托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组建的IEEE SMC重庆大学学生分会,荣获2025年度IEEE SMC杰出学生分会奖(IEEE Outstanding SMC Student Branch Chapter Award)。
重大学子在2025年重庆青年创青春大赛中斩获3项一等奖
9月24日,2025“创青春”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经过网评、复赛、决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重庆大学推报项目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一等奖数量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