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法学院“弘法筑爱 点亮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涪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大学法学院吹响了开展社会实践的号角。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严格选拔和精心准备,来自法学院本科2014级、2015级的6名同学和2015级辅导员张雅莹老师组建成了“弘法筑爱 点亮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据悉,实践团将于7月9日起,在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下午,出征仪式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北门举行。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燕、研究生办公室主任范卫红、团委书记杨志杰、2014级本科生辅导员刘冬梅、2015级本科生辅导员张雅莹等领导、老师莅临仪式现场,向实践团成员送上鼓励和问候。出征仪式上,张燕副书记重申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她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放飞理想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发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庆大学精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成添砖加瓦!”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7人顺利抵达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到旅馆放下行李后,同学们顾不上休息,顶着炎炎烈日来到长江师范学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届时,该校全体学生正在为即将在涪陵区举办的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而努力奋战。纵然连日高温,学生们不怕辛苦、认真训练,肆意挥洒热血和汗水。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受鼓舞,主动联系校方为该校学生提供志愿服务,为他们送上凉水、湿纸巾、毛巾等应暑物品,同他们一起排练、一起战斗。在交流中,该校管理学院2014级的黄易同学表示:“备战‘五运会’虽然辛苦,但是想到这是为了重庆、为了涪陵、为了母校就觉得是值得的。今天你们实践团的同学不辞辛苦来到这里和我们并肩战斗,对我们而言也是莫大的肯定和支持!”排练结束后,相关负责人对张雅莹老师表示了感谢,并盛情邀请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运动会开幕式。
下午四点,为加强对涪陵自然条件和风土人情的了解,探讨当前全国各地洪涝灾害的应对处理办法,实践团来到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美誉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参观学习。白鹤梁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参观学习结束后,同学们无不为白鹤梁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折服,同时还纷纷对如何吸取古代先民智慧,科学预防、应对洪涝灾害建言献策。
重庆大学法学院“弘法筑爱 点亮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受到了涪陵区政府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据悉,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实践团成员将发挥法学专业特长,以调研农村扶贫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为重点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