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院士讲堂回顾 刘加平:新地域建筑研究与文化自信

日期 : 2017-11-09
摘要
2017年11月9日晚7点30分,重庆大学建筑教育80周年、建筑城规学院6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院士讲堂”在重庆大学B区建筑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杰出校友刘加平教授应邀回到学院,举办题为“新地域建筑研究与文化自信”的专场学术讲座。

2017年11月9日晚7点30分,重庆大学建筑教育80周年、建筑城规学院6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院士讲堂”在重庆大学B区建筑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杰出校友刘加平教授应邀回到学院,举办题为“新地域建筑研究与文化自信”的专场学术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嘉宾包括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院士,前重庆建筑大学校长梁鼎森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丁小中教授,以及陈启高先生的高徒,重庆大学姚润明教授,华侨大学董靓教授、冉茂宇教授,以及从各地返回母校参加系列学术活动的校友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师生,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席。

1.jpg

2.jpg

讲座开始前,周绪红校长代表重庆大学对刘加平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周校长坦言自己与刘加平院士相识多年,在各自学科领域一直相互支持,后来又一起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本次讲座正值重庆大学建筑教育80周年、建筑城规学院65周年,周校长高度评价了我院的深厚的历史底蕴、悠久的办学历程,充分肯定了我院一直以来为中国建筑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借此机会他也祝愿建筑城规学院继往开来,蒸蒸日上,本次系列学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周校长为刘加平院士颁发了“重庆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并亲自佩戴重庆大学校徽。

3.jpg

讲座在掌声和期待中正式开始,通过对相关概念以及案例的解析,刘加平院士分享了自己对新地域建筑的研究和实践。

刘加平院士由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和城乡建设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现象,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的城市要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随后,刘加平院士从文明与文化;建筑的文化自信;建筑的地域性;地域主义建筑、新地域主义与批判地域主义;新时期建筑方针与新地域建筑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程度,有共识的标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而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同族群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表达或载体,是多元的,有强势与弱势之分,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二、地域的历史建筑的文化遗存是建筑文化重要的载体,建筑文化自信的基础便是传承优秀的建筑文脉,融合于现代建筑创作设计中,创造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建筑文明。

三、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处于一特定地区的一类建筑,其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承载着、或呈现出的所在地区烙印。而影响建筑地域性的要素主要包括自然与环境要素(气候、地质地貌、物质资源)、社会要素(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精神要素(民族、信仰、宗教、政体)。

四、地域主义、新地域主义建筑、批判地域主义,是一种思潮或理念。深刻领悟这些概念,有利于建筑创作。地域主义实际上是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反映,他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实现民族身份的认同。新地域主义指的是在现代建筑中能够体现出特定地域的特定风格。新地域主义在功能、构造上遵循现代标准和需求,仅是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表达。批判地域主义强调选择性的吸收现代建筑的优点,如富有进取型、创新性的设计质量,但是同时应该尊重地域文脉、环境、历史和传统。开放、包容、有机融合、发展,是批判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的精髓。

五、新时期建筑方针与新地域建筑,刘加平院士总结到:新地域建筑实在传承了传统建筑有点的前提下,既满足安全、功能、美观、绿色的普世要求,又在材料运用、空间组织、形态色彩等方面独具所在地域优势特色的建筑模式或原型,是建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领域之一,也是研究创作新地域建筑是增强建筑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系列相关概念的解析之后,刘加平院士分享了其多年来主持的新地域建筑研究与实践案例,即黄土高原传统窑洞民居的再生,南海岛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等案例。         

案例一 传统窑洞民居及其再生

刘加平研发的新型窑洞将一层结构改造为二层结构,节约用地并扩大居住空间,室内分别设有卧室、客厅、厨房、洗浴室等,室外增设阳光房,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并采用大玻璃窗改善室内采光条件。窑顶增加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大幅度改善了旧窑洞的通风、采光、起居等方面的弊病,而每平方米造价约150元,一户农民只需花上3万多就可以住上明亮、宽敞、舒适的绿色窑洞。这种新型绿色窑洞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观念。在延安地区,绿色窑洞民居建筑成为了时尚的建筑形式。


4.jpg 5.png

这项新型窑洞的研究获得了2006年度人居奖提名奖,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一位教授评价说:“从新型窑洞的建成,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建筑已开始寻找到其文化与地理的根系。在北京和西安,西方格调的办公楼鳞次栉比。相比之下,这些新窑洞貌不惊人,但却因此更加珍贵,因为它富有创意,体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精神。”

案例二 南海岛礁建筑研究与实践

南海岛礁是中国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区渔民的栖息地,岛上建筑的围护结构体系隔热性能与内地普通低层砖混结构房屋几乎完全相同,建筑防热性能差,空调负荷高,运行时间长,并且使用普通建材建造的房屋在高湿高盐地区很快就损坏了。应对这些问题,刘加平院士提出南海新地域建筑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应满足:超低能耗,色调温和、抗蚀耐久、抗风抗雨、归属感这几个条件。

6.png7.png

国际上研发的ZEB建筑物能源系统必须依赖于民用电网系统。刘加平院士团队研发一种独立运行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系统,并应用在了南海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美济岛宾馆项目中。

刘加平院士总结到,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历史城市、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它们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载体,是我国多民族多元建筑的载体。在保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创造新时期的,适应不同地域特点的新地域建筑模式,这样即传承科地域建筑文脉,又融合了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还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我们也只有研发大面积并推广具有中国不同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次才能增强建筑文化的自信,否则,增强建筑文化自信将又会变成一句空喊的口号。

8.jpg

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刘加平院士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指出新地域建筑的研究就是向传统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继承优点改进缺点是其精髓所在。在这场学术盛宴中,同学们不光了解到建筑技术领域的新研究与成果,还领略了刘加平院士专注的学术风格与智慧。辉煌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坚守,刘加平院士还在继续他的生态民居之路。伴着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次讲座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