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立足岗位守初心 建功立业担使命】科研人的坚守只为绿水青山梦

日期 : 2019-09-06
摘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榜样,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对全市教育系统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我校5个党组织和9名个人获表彰。今天推出获得“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朱恂。

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声,朱恂正带领学生进行熔渣离心粒化实验,这项实验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一旦成功,在中国预期每年将产生392亿元的经济效益。为了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需求,从1993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6年来,朱恂日复一日与各种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打交道,并乐此不疲。科研人的这份坚守与品性,不仅铸就了丰硕的成果,也身体力行地感染着身边的青年教师和学生。

QQ20190711-1.jpg

在节能减排领域的艰难探索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其能耗占我国工业总能耗的23%以上。高炉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副产物,排出温度高达1500℃,蕴含着大量高温余热资源。目前对高炉渣主要进行水淬急冷处理,然而,这一技术不仅会浪费大量余热和水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

朱恂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液态熔渣高效余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便尝试用一套高速旋转的粒化装置将高炉排出的渣流通过离心力作用破碎、粒化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利用空气对粒化后的渣粒进行冷却。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渣粒粒径小、玻璃体含量高,是制造水泥的优质原材料,且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

在科研攻关中,由于熔渣离心粒化余热回收技术存在粒化品质及效率低、余热回收品位与渣料品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因此,朱恂团队进行了一次次艰难的探索。在不断交流和“试错”的过程中,团队逐渐攻克了各种核心技术难题,目前正与企业合作,希望能投入工业化应用。一旦成功,将为国家节约能源1065万吨标煤/年,CO2减排约7961万吨/年,SO2减排约36万吨/年,节水量约2.8亿吨/年,并将带来392亿元/年的经济效益,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QQ20190711-0.jpg

朱恂意识到,要彻底治理污染,实现“绿水青山”,仅仅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下功夫远远不够,最终需要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早在10多年前,朱恂就将目光聚焦燃料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干净清洁,无污染,且能量利用率高。后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学的两年里,她接触到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感受到多学科交叉所产生的巨大思维火花。回国后,她将化学、生物、材料与能源动力学科相结合,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目前,她正带领团队致力于探索热质传输规律,开发高效燃料电池反应器,以及多孔介质电极结构。

科技创新背后是敢打敢拼的攻关精神

朱恂现任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成员张彪本科时就读于重庆大学,现在是学校的特聘研究员。他告诉记者,原本大三那年,家里就为他联系好了工作,然而在听朱恂老师的课时,被她那激情的讲授和从加拿大带回的创新教学方法吸引,他想成为朱老师的研究生。他常常复习至深夜11点多才回寝室,每次路过学院大楼都看见研究所的实验室都亮着灯,心里很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这样拼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

 用朱恂的话说,正是由于共同的理念和兴趣,才凝聚起一支敢打敢拼、特别能攻关的团队。他们常年开启“五加二”“白加黑”模式,每年的休息日用十个手指头都数得出来。他们有时讨论学术问题到凌晨三点,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老鼠在老楼道里窜来窜去。

 “朱老师将2学分的课程讲出了8学分的水平”

“大学老师首先要站稳课堂”是朱恂常挂在嘴边的话。除科研外,朱恂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及全校通识课的教学工作,她坚持将育人与教学相统一,不但综合运用创新式教学方法,而且十分关心学生成长。她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科研问题、工程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分组专题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她与学生分享大学生活的追求、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将专业方向及现代学科研究热点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他们对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领域及发展前沿的了解,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国家奖学金。

学生之间早有传闻:“选朱老师的课非常值得,因为她总能将2个学分的课程讲出8个学分的水平。”“当我第一次上朱老师的课时,我就立志要做她的研究生。”大四学生邢楷现已保送成为朱恂的硕士研究生。“课上,朱老师不会一开始就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我们大胆质疑,这便是做科研最需要的品质和态度。”邢楷说。也因此,朱恂的课上,学生讨论的气氛总是热烈而活跃。

QQ20190711-0.png

然而,面对朱恂旁征博引、充满激情的讲授,学生或许很难想象她前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早上5点多起床,赶飞机到北京参加会议,结束后迅速赶回重庆,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多,她还要继续备课。第二天一早,洗把冷水脸,便又神采奕奕地准时出现在课堂上。

她是学生眼中的“严师+慈母”

在学生眼里,看上去亲切随和、言谈间时常发出爽朗笑声的朱恂,在科研和教学中却是不折不扣的 “完美主义者”。仅有几名研究生参与的小组讨论会开上5、6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她对学生的研究进展总要打破砂锅追问到底,绝不含糊每一个细节,务必帮他们理顺研究思路,把握研究方向,纠正科研中的不良习惯,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误了午饭时间,有时来不及吃饭便赶往课堂,准备下午的课程。

对待学生的论文,朱恂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学生长达10万字的博士论文,她反复修改了好几遍,小到标点符号、行距等细节都力求完美。而答辩时的表达能力,PPT排版布局、色彩搭配等她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朱恂常常告诫学生:“工作要做得漂亮,成果也要展示得精彩。工科学生除了埋头钻研,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而生活中,朱恂则如慈母般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团队的研究生,谁家里困难了,谁失恋了,朱恂都非常清楚。有一年暑假,学生谭煜因项目中期检查而留校加班,错过了母亲的生日,“当时我的心中有些失落,朱恂老师得知此事后自掏腰包买花寄给了我母亲,让我非常感动。研究所目前有100多名师生,朱老师清楚地记得每一个人的生日,并会在生日前夕送上生日礼券和祝福。”

又到一年毕业季,按照往年惯例,朱恂召集了研究所的毕业生,给他们上最后一课。她如母亲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在新的人生征程中,一定要做正直、有规划、有底线的人。而这句话,也是她一生所奉行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