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赵卫国教授谈“尼采视角中海德格尔的怨恨、内疚与禁欲主义理想”

日期 : 2021-05-28
摘要
2021年5月28日,“尼采视角中海德格尔的怨恨、内疚与禁欲主义理想”讲座在重庆大学文字斋学术报告厅举行。本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卫国主讲,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教授黄瑞成主持。

2021年5月28日,重庆大学“人文大讲堂”暨“高研院院庆1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8讲”“博雅讲座第34讲”:“尼采视角中海德格尔的怨恨、内疚与禁欲主义理想”,在重庆大学文字斋学术报告厅举行。本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卫国主讲,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教授黄瑞成主持,重庆大学高研院&博雅学院主办,高研院、博雅学院、艺术学院等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校内外艺术哲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图片1.jpg

黄瑞成介绍了赵卫国教授在海德格尔翻译和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本次讲座主题内容为原创学术论文,中心思想是:“海德格尔将尼采解读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如果遵循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的视角,就会发现海德格尔也没有跳出‘在场形而上学’窠臼:因持守此在而摆脱不了‘怨恨’,因揭示出此在的罪责而将‘内疚’升级,因坚持追求虚无的真理而成为‘禁欲主义理想’的反对者。”

受到法国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启发,赵卫国中性地叩问了两位“异端”或曰“异数”:尼采与海德格尔,敉平了两者哲学思想间的一道裂隙,并指出了评判两者高下的一个“黄金”标准——“实践哲学”。海德格尔为什么总是无聊?存在三种无聊状态:等车时的无聊、晚会上的无聊、莫名其妙的无聊。无聊即是瞬间变长。消极无奈的成分实为海德格尔对当时二战时代的反思。

海德格尔的怨恨乃是残留着的灵魂。以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视角出发,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对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思路,是对灵魂的反思。禁欲主义对应着虚无主义。以“主人”和“奴隶”为例,从好与坏到善与恶是相互依存关系,继而产生沉沦之烦。基督教道德——它们给欧洲人带来了颓废主义与奴性,百害无利且在历史景观中死期已至——陈朽的价值体系被破除后,意志必将被解放,获得绝对的权力与自由。至于“非本真状态”和“本真状态”,在“彼”与“此”的对峙过程中怨恨产生,由此本真状态中“无”失去了因缘联系。

海德格尔的内疚是负罪感的升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亏欠到有罪、对沉沦的谴责、存在本身就有罪。应该用差异眼光来观察事物,注意非实体和生命发生过程中的差等关系,不需要回归于意识之中。从“组织扩大”和“上帝已死”两个维度,内疚感逐步升级。其四,海德格尔的禁欲主义理想也涉及三个方面:构造理想的秘密、上帝死后的虚无、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禁欲主义实际上就是虚无主义,因坚持追求虚无的真理,持守存在之真理和此在之生存的结构性关联,而成为“禁欲主义理想”表面的反对者或真正的虚无主义者。由于自我意识的介入和理想的不断超越,由怨恨到内疚,最后进入虚无主义。

图片2.jpg

 高研院&博雅学院副院长唐杰作学术回应,他认为赵卫国教授的演讲廓清了尼采与海德格尔的关系,让我们对尼采和海德格尔有了全新认识。高研院&博雅学院教师谢利民接着从现象学学理方面作了交流发言。赵卫国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海德格尔的“正义观”及“辩证法运用”两个问题。黄瑞成总结发言,他认为赵卫国教授的演讲为尼采与海德格尔两位哲人的辩证提供了契机,内容极具思辨性,讲者与听者“思”的交融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