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循校史访恩师采访活动

日期 : 2025-10-26

10月23日上午、10月26日下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志愿者团队在分别经管学院A校园201教室、A校园608教室,组织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循校史访恩师采访活动。活动先后对叶泽川、赵鹏两位老师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倾听老教师校史记忆、教学历程与人生感悟,在回望中铭刻峥嵘校史,于对话里接力教育薪火,让尊师重道化作校园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

在专访中,叶泽川回顾了自己于1997年考入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攻读博士,后应杨秀苔老院长邀请留校任教的经历。留校期间,叶泽川参与了全国首批MBA招生工作,见证了学院经管教育的起步;后又因具备心理学背景,他被指定负责新设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这段经历成为其教育生涯的重要起点。

图片5.png

叶泽川还分享了关于教学创新、职业跨界及国际交流的经历与感悟。在教学领域,他早年选择“弃研从教”,设定“网络化”与“国际化”目标,成为西南地区最早采用“慕课”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师之一。2004年,为深入了解企业运作、实现自我提升,他攻读博士学位后赴中国移动任职;2016年他赴美讲授儒学,在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中也收获了“教学相长”的宝贵经验。谈及跨界经历,叶泽川强调“内职业”成长——即自身能力与视野提升是“外职业”成就的根基。

图片6.png

谈及学术起点,赵鹏回忆,1986年本科毕业后即投身高等教育,早期致力于自动化领域,后因工作需要拓展至信息管理方向。回顾学校发展,赵鹏对比今昔的办学条件感慨良多,提到初到重庆大学时教学主要依靠黑板板书,电脑机房已是稀有资源;如今教学设施全面升级,教室普遍配备电脑、投影仪,实验室设备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可见学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图片7.png

作为深耕教坛40年的教育者,赵鹏分享了其朴素而深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并非传授易过时的具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他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专业领域的“人脉网络”,这样学生才能依靠自身能力在后续探索中不断成长;他希望学生具备的是自主学习与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而非固化知识。采访尾声,赵鹏寄语青年学子:要放眼长远,理性看待考试、求职、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踏实做事终有回报,要保持信心与韧性,勇敢面对未来。

图片8.png

此次访谈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聆听了老教师的校史记忆与人生智慧,也为传承校史精神、致敬教育前辈搭建了桥梁。今后,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活动,引导学生从校史与师长经历中汲取成长养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贡献力量。

来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宋博文

来源:朱思琪 乔一洹

作者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宋博文

编辑:曹蔚

审核:吴春生   徐珺琢   

责编:韦丽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