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学校2016届毕业生的精彩故事

日期 : 2016-06-23
摘要
2016年6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其第五版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学校2016届毕业生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学校201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精彩的成长之路和满满的收获以及对学校的感恩之情,也介绍了学校2016年招考的政策。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2016年6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其第五版以《重庆大学,我们因为有你而出彩——重庆大学2016届毕业生故事选摘》为题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学校2016届毕业生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学校201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精彩的成长之路和满满的收获以及对学校的感恩之情,也介绍了学校2016年招考的政策。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中国教育报专版截图.png

                                重庆大学,我们因为有你而出彩

                             ——重庆大学2016届毕业生故事选摘

在重庆大学近87年的办学历史中,她无愧于自己所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作为中央直管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入选高校,重庆大学一直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培养造就具有“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庆大学精神品格的人才,以造福桑梓、造福社会。重庆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6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40余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重庆大学又有万余名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下他们这一代重大人的烙印。窥一斑而见全豹。这里,我们选摘了部分重庆大学2016届毕业生的故事,也期待着这一届重大人在他们未来的人生征程中写下更为美丽的篇章。

 创意毕业照(第一教学楼前合影)11_副本.jpg

(重庆大学2016届毕业生在学校建造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A校区第一教学楼前拍创意毕业照。) 

 

                                  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让成员

                                  在创新中成长,在创新中收获

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成立于2011年11月,是由学校跨学院跨专业同学联合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团队自主设计组装赛车,目前已完成四代油车、两代电车的设计研发,至今已参加四届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并在第三届大赛中获得了“成本与制造分析项目”单项第二的好成绩。车队模拟公司管理模式,是团队同学科技实践的平台,分设动力总成部、底盘部、车身车架部、市场部四个部门。

曾是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的成员、已经推免重庆大学研究生的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12级车辆工程专业的吴彼在毕业前夕回忆在赛车队的经历时,直言收获了历练与成长。

吴彼说,他参加的是底盘部,主要参与了第二代电车的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设计、加工与组装。他表示,刚刚加入车队时,他对方程式赛车的了解也仅限于在电视上看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能亲身参与到制造一辆方程式赛车。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资料并在老队员们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参与到了设计与组装之中。他说,之所以称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是因为设计和组装赛车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赛车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工程实践的过程,并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得不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这种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他推免研究生的面试中,他在车队中的经历以及收获也得到了面试老师的肯定。与此同时,与他一届的队员,有推免同济大学或者重庆大学的“学霸”,也有收获各大汽车企业offer的“面霸”。当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感受时,他这样表示:“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带给我的坚韧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将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受益匪浅。”

方程式赛车队合影_副本.jpg 

(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队的成员在比赛场地和他们亲手打造的赛车合影。)

  

                                       重庆大学无止桥团队:

                   架一座有形的桥让路延伸,搭一座无形的桥让心相连

重庆大学无止桥团队,是一个帮助贫困地区架桥铺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设施的公益团队,在扶贫攻坚战中有他们活跃的身影。这个团队目前有成员40多名,包括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该团队自2007年1月成立以来,由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并委托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项目监督,团队负责桥梁选址、方案设计、材料运输以及施工搭建等工作,和来自香港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的志愿者们一起,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转化为实际应用,在重庆、云南、四川、贵州等边远地区完成了9个项目,修成了8座桥梁和一个连心亭及一些附属设施,受惠人数近万人。目前还有一个项目一座桥梁正在进行当中。

这个团队中有10个成员是今年的毕业生。“他们是我们团队的中坚力量,为团队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庆大学无止桥团队现任负责人何思琪这样评价道。她说,李铭玥等同学在团队中负责财务管理和施工期的后勤工作,徐浩、李尉荣、熊元、袁丹龙等同学负责建造方案设计与施工技术,王凌云、李宣谕、张菡芮同学负责团队宣传工作。其中徐浩同学的经历被收录入纪凤贤女士主编的《来自远方的呼唤》一书;王凌云同学将无止桥的乡村营造项目作为案例写进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引发了大家对于乡村建设的思考。

同学们说,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行有道,爱无疆”的公益理念,在修桥铺路的过程中,从大学课堂走向了社会、接受了实践的检验。项目从筹划、设计、采购、建设,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要团队成员亲力亲为,一一把控;此外,还需要与各方协调,也特别考验和锻炼大家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加深情谊的过程,更是和当地居民结下深厚友谊的过程,“你们吃饭了吗,可别饿着肚子”、“进来坐嘛,来喝口水”、“这么热,休息下”这些村民贴心的问候夹杂着建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已成为团队成员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青灵无止桥建设场景.png

(重庆大学无止桥团队的志愿者们在为重庆市彭水县诸佛乡一个叫做青灵的小村落造桥。)

  

                                 李雅真:优异生培养模式让我 “牛 ”

   李雅真,女,中共党员,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在环球网国际频道担任实习编辑,编译并发表了78篇稿件;担任重庆大学学生记者团副团长,成为央广网、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和华龙网等主流媒体的实习生与通讯员,发表新闻稿件超90篇;还是唐立新奖学金获得者,先后获得2次国家奖学金、7次校级综合奖学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推免至厦门大学读研。

是什么让她如此之“牛”?她表示,这与4年来与培养导师的交流与启发密不可分。她之所以能深度“结识”这位拥有35年教龄的老教授,主要得益于学校的优异生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是优异生培养模式的特色之一,这在导师对我的指导与培养中贯彻始终。”李雅真介绍说,她一度为身在象牙塔里的新闻学子如何与社会媒体保持联系而困惑,是导师彭逸林给她指明了方向。彭老师在了解她的性格和想法后,建议她一方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另外一方面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采写校园新闻并提供给社会媒体。

“这样一来,不仅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我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与社会媒体接触、交流的一扇窗。”从此以后,除了主动采访、发表的新闻稿件日渐增多,她还获得了与业界记者交流的很多机会。

李雅真是重庆大学优异生团队的一个缩影。重庆大学2016 届优异生毕业生一共有321名,在其中,有10名同学选择自主创业,20名同学赴国外深造,276名同学则在国内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重庆大学优异生培养计划,打造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团队。

 

                                          肖淞:科研可以如此精彩

肖淞,男,中共党员,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在校期间发表3区以上级别SCI论文5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各级荣誉奖项十余项,获得中法双博士学位,作为国际大电网B3.24工作组中方成员(唯一的学生成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作为在重庆大学学习生活了9年的“资深”电气学子,从一个懵懂的少年一步步蜕变成今天攀登科研高峰的探索者,肖淞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转博的第一年他就连续发表3篇三区以上SCI级别论文,同时获得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前往法国最大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电气实验室工作学习。科研是肖淞的爱好,也是他的专长。在法留学期间,他的科研能力得到法国科研团队的赞赏和认可,凭借相关研究成果,他被吸纳成为国际大电网组织CIGRE高级学生会员,并作为国际大电网B3.24工作组中方成员参与标准制定,而他是所有成员里唯一的一名学生代表。

“繁重的科研工作没有让我产生厌烦,反而越发地激发我前进的热情。每一次论文被录用发表,每一次发言迎来专家掌声,每一次实验发现突破都化成研究生生活中美丽的音符,为我的青春谱写出动人的乐章。”肖淞如是说。

 

                     李林:科学研究只要有坚持, 114次失败后整装再出发

李林,男,中共党员,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获得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全国第八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唐立新奖学金、以及“重庆大学研究生十佳标兵”和“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失败114次后是什么样的感受?李林在回忆起那段暗淡的时光说道:“非常失落,差点放弃了,当时好多天晚上十二点多从实验室走出来,就在空荡荡的校园里乱逛,对着操场喊一喊也算是缓解压力吧,但是心里还是想着科研,想要攻克难题。”

苦心人,天不负。第115次实验终于成功了。他的实验成果发表在了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上,李林说:“实验失败后与其灰心,不如积极地勇往直前。”是的,李林做到了勇往直前,他一路披荆斩棘,发表了8篇SCI论文,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并在“2013亚洲生物制氢和生物制能国际会议”学生主题分会上受邀担任分会主席,在“2012亚洲生物制氢和生物制品研讨会”上获得优秀口头报告奖。

 

                                    陈伟佳: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

陈伟佳,男,中共党员,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重庆大学十佳青年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16项,推免至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攻读硕士学位。

这位专业学识出众的理科生,却“文艺范”十足。

大学期间,陈伟佳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演出,在舞台上挥洒青春风采。他曾作为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缙云话剧社的社长,组织并参演《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天堂》、《抉择》等多部大型话剧。《抉择》获得了第五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优秀原创剧目,作为男主演的他也获得优秀演员的称号。

除此之外,陈伟佳还受邀参与了江西卫视的《顶级对决》科普素质大赛。他与其他四名队员代表重庆队参赛,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硬是在前三轮落后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为重庆市夺得了“中国科普素质冠军城市”称号。

 

                                     梁梓轩:立志建设更好的人居环境

梁梓轩,男,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曾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4次甲等奖学金等荣誉,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推免重庆大学研究生。

大学期间,梁梓轩就参与了多个《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从保护饮用水水源到探索更先进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从宣传污水正确排放到研究节约再生水回用、从设计市政管网防治洪涝灾害到规划城市立体水环境生态系统等。

“我要为环保事业奋斗终身。”梁梓轩这样表示。他说,如今水资源、水环境的严峻形势和极大挑战让他觉得他这个专业的同学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为了能够增强自己在应对日益突出的“城市内涝”、“黑臭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能力,在推免研究生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他希望为建设更好的人居环境积蓄能量、贡献力量。

 

                                      彭亮:成长没有捷径,守得云开见月明

彭亮,男,中共党员,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他连续3年获得重庆大学“A等学业奖学金”,2015年先后获得重庆大学“十大学术之星”、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国家奖学金、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刚读研时,彭亮认为自己所学的化工技术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担心以后不好找工作。为了尽快适应研究生的角色,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科研进展,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自习室。

然而,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彭亮第一个课题的实验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被其中的一个步骤卡住了整整4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个暑假彭亮都泡在实验室,面对10多个200℃的恒温箱和接近50℃的室温,每天都是大汗淋漓。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当实验最后的热处理温度达到800℃时,得到的结果最佳。“那是最艰难的4个月,但也是我收获最大的4个月。做科研确实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彭亮说。

就这样,彭亮的第一篇论文完成了,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于是,彭亮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开始自己寻找课题,并用16个月完成了8篇英文论文,目前已经发表7篇。

 

                                      齐静怡:让更多人与高雅艺术为伍

 齐静怡,女,中共党员,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团长,先后组织举办了“重庆大学新年音乐会”,“重庆大学湖畔之梦毕业音乐会”等学校师生耳熟能详的文艺活动,带领学生艺术团团支部获得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曾获得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重庆市文艺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大学文艺活动先进个人标兵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我们希望能够让高雅艺术在以理工科为主重庆大学推广,可推行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乐观。”这是齐静怡在学校推广高雅艺术的切身体会。怎么破?齐静怡提出并组织的两场不那么“严肃”反而充满“趣味”的音乐会——“艺特生汇演”和“诗词音乐会”,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从那时起艺术团连续的几场演出都是场场爆满。

正是因为齐静怡们的共同努力,重庆大学的校园艺术之花才芳香四溢。目前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有来自20多个学院的近千名成员。

创意毕业照(我们毕业了)_副本1.jpg

(“我们毕业了!”——重庆大学毕业生航拍手绘创意毕业照。)

 

                      选择重大,加入重大,你就有机会成为他们

                                   重庆大学2016年招考政策摘选

1. 招生计划:总计划6300名 ,招生专业(大类)78个,计划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2. 部分录取政策:①调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②专业安排:对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含加分)优先兼顾专业级差原则安排专业,专业级差为:2、1、1、0;江苏省、上海市的专业级差为1、1、1、0;ƒ 内蒙古按照“分数清”原则录取。详见《重庆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3.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中外联合办学类项目,只录取填报该类专业志愿的考生,该学院录取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

4.部分专业按大类或试验班招生:低年级以通识、基础和平台课为主,高年级可在大类下选择专业及方向。

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专业;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专业;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金融数学专业;物理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物理学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博雅学院);设计学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

5. 新生奖学金奖励办法:特等奖学金:40000元;一等奖学金:20000元;二等奖学金:10000元;优秀奖学金:5000元。详见《重庆大学新生奖学金奖励实施办法》。

 

重庆大学本科招生官方网络平台

招生网:zhaosheng.cqu.edu.cn        E-mail:zhaosheng@cqu.edu.cn

咨询电话(校招办):(023)65102370   65102371  65105206(传真)

戏剧与影视学类:(023)65106258   65111919  

美术与设计学类(含音乐、舞蹈):(023)65678201

国防生:(023)65126495  65678130       体育:(023)65102594

原文报道链接地址: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6/23/content_45862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