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爱国情 奋斗者 重大人】“网红”医生江跃全:百万人看他手术直播 自创手术方式以他名字命名

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了专栏【爱国情 奋斗者 重大人】,将陆续推出一批教学、科研、思政及管理一线教师的采访报道,展现重大人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精神风貌,塑造默默奉献、爱国奋斗的重大人群像。本期推出的是来自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主任江跃全。

除了周一上门诊,江跃全教授大多时候都在做手术。他曾做过“胆大”的事,通过新京报“我们视频”上演真实版“抗癌医生的一天”,直播一天三台高风险的手术,吸引了上百万人观看和30多万的评论。

他不断深耕医学技术领域。全球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国际外科学杂志)收录了他创新的食管癌吻合方式,被命名为“江氏吻合术”。

儒雅、帅气、话不多,为人真诚......无论什么时候与他接触,总会给你特别的感觉。

把自己当成病人,和患者及家属讲大实话

5月27日,周一上午,胸部肿瘤中心的诊室,患者一个接着一个。

江跃全在诊室里背窗而坐,头发有些花白。“医生也有生病那天,把自己当病人或病人家属,对待病人或病人家属像亲人一样讲大实话,医患关系就永远不会紧张。”江跃全说,这是他从业27年,用时间和行动摸索出来的真招儿。

WechatIMG566_meitu_6.jpg

一名51岁的女性食管癌患者,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诊室。儿子说,母亲此前在另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做过食管癌手术,没想到4个月前脖子又起了一个肿块,现在越肿越大。江跃全对她儿子坦言,病情恶化,手术已经无力回天。

“我们来一次不容易,想让妈多活一阵。她还能活好久?”“凭我经验,大约半年。当然,奇迹发生也许活五六年。”话音刚落,儿子的眼眶湿了,说,早些遇到你这样把我们当亲人的医生,母亲或许有救。他很感激江跃全毫无隐瞒的沟通,起身出诊室时谢声连连。

68岁的陈先生在妻子的陪伴下走进诊室。妻子说,丈夫每天抽三包香烟,半夜起床必喝二三两高度白酒,结果现在喝水都吞咽困难,睡觉常被口水呛醒。

江跃全说,这种症状须手术介入治疗。妻子闻言,连连数落丈夫不良嗜好,丈夫低头不语,搞得江跃全连忙替丈夫打圆场。这对夫妻离开诊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先生向江跃全道谢。

诊室外,等候的病人坐满椅子。截至上午10时35分,江跃全接诊患者36人。几乎所有患者离开时都会向他道谢。

 说话不拐弯抹角,患者心里反而有底

每天早上8点的晨会,作为主任的江跃全都会拿过科室病人的最新报告一一查看。会后,他带着医生们巡房。

WechatIMG564_meitu_2.jpg

28日上午,江跃全第一个走进病房,站在病床旁,双手交握看着病人,听着管床医生询问病人情况,他很少插话。看到病人病历写着外地,他问了一句,“怎么不在本地治,病人不适合跑这么远。”病人家属没想到他会这么问,“我们当地医院治不了,有朋友在这儿治过就推荐了。”听到病人的回答,江跃全点点头,带着医生们离开了。

“江医生有些严肃,话不多但是直白。”患者陈先生的感慨,是很多患者家属对江跃全最深的印象。他不会含蓄,也不会拐弯抹角,“这样我们反而心里有底,不会瞎想。”

WechatIMG570_meitu_4.jpg

其实,多数的手术,负责术前术后跟患者家属沟通的都是护士。但江跃全不同,他主刀的每台手术,术前都会亲自跟家属沟通手术及术后相关事宜。为此,经常有患者和患者家属误以为患者情况变坏了。

江跃全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本微创手术专业书,这是一个美国专家送给他的。书的扉页上,美国医生用英语写了一段话:“致一位绅士的医生,你的善良和仁慈,不会被重庆人忘记。”

同行的赞美,让江跃全很高兴,但他觉得,与其说善良和仁慈,不如说是医生的“同理心”“能体会病人的痛苦。”

除了周一上门诊,其余时间都在手术

29日上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内,一场食管癌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

干净利落地切除了肿瘤附着的一段食管后,江跃全医生开始用一种特殊的手法帮助病人进行食管和胃的重新吻合。

WechatIMG562_meitu_1.jpg

他慢慢用深入病人体内的器械将病人的胃改变为管状,从原食管的位置升到颈部。因为切除了一段食管,病人仅剩余颈段食管,江医生将在颈部实施管状胃与剩余的食管吻合手术,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他和他的团队会做的一种吻合手术,“一种加法。”

江跃全将提至颈部的管状胃侧壁和食管的侧壁缝合,随后又将管状胃的端口和食管的端口缝合。两次缝合后,食管和胃就像两个连在一起的管子,他将食管向胃内送,胃连接食管的一部分也反折过来包在食管上一同进入胃里,“这就成了人体自身的一个止逆阀。”而这个止逆阀,很大程度止住了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临近下午1点,手术顺利结束,江跃全和同事疲惫的换下了手术服。因为已经过了饭点,医院的食堂里有些空旷,江跃全拿了简单的饭菜,慢慢吃了起来。这是从早上8点以后,江跃全第一次有一个稍长时间的休息。早上6点半不到,家住较场口的他就已经开车出门,晚上返程则是在7点以后。二十多年来,江跃全都是这样。人们印象中拥堵的中山二路,在江跃全的印象里大多时候是一路畅通的,早出晚归的他,难遇拥堵。

吃完饭,江跃全休息了一刻钟。他匆匆起身,准备下午的手术。在同事的记忆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连轴转着,“周一上午门诊,其他时间几乎全是手术。”每天平均两到三台手术,是江医生工作的日常。傍晚7点以后,才是他下班的时间。即使周末,他也常常受邀前往世界各地讲学,或到国内其他医院做手术教学。

创新手术吻合方式,权威杂志以他名字命名

2018年4月初,江跃全和他的团队创新了食管癌吻合方式,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由公认的30%下降至低于5%。并以“江氏吻合术”的名字出现在国际权威外科杂志上,被全球胸外科专家了解。

WechatIMG565_meitu_7.jpg

江跃全说,传统食管癌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在30%左右,最大的并发症是食管和胃的吻合口壁无法愈合或出现瘢痕。如果吻合口无法愈合,将发生手术后的吻合口瘘,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医生处理相当困难。而吻合口狭窄,吞咽困难,严重的只能回到医院,用物理方法再次扩大吻合口。

在2015年以前,每年,都会有数十个病人因为并发症回到医院,再次扩大吻合口。“用一根长长的硬管子强制探进食管,扩大吻合口。”由于需要反复的扩张,这对病人来说,很是痛苦。

怎么能让病人少受罪?多年来,江跃全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直到2015年,江跃全总结国际上通用的几个食管癌吻合手术手段,想到可以尝试做个“加法”。

国际上通用的食管癌吻合手术有端端吻合(食管端口与胃端口)和侧侧吻合(食管侧切口和胃的侧切口),虽然侧侧吻合可以扩大吻合口防止狭窄,但胃的反流会更严重。经过反复研究,江跃全最终创造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在“侧侧吻合”的基础上,将一段食管重新套入另一端胃,保证了吻合部位无张力,减少了吻合口瘘发生的机率。

目前,该项术式已经非常成熟地用于临床。截至现在,江跃全已经为超过500位病人进行了自己研究的这种吻合手术,而只有一位病人需要再次扩大吻合口。大量的临床数据给了江跃全信心,最终将这种手术公之于世界。

百万人看他直播,梦想外科医生不动手术刀

2017年4月19日,一个名叫“抗癌医生的一天”的直播节目登上网络,直播长达15个小时,最高峰时吸引到94.7万人同时在线,收到34万次点赞。而直播内容就是江跃全问诊和三台手术“连轴转”的过程,时间长达10余小时。

WechatIMG568_meitu_8.jpg

因为直播的高人气,江跃全一下成了“网红”,其在直播中用两个半小时完成食管癌手术的高超技艺,受到了国内众多同行的关注。不仅一些国内著名的医科大学发函希望观看手术录像,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希望前来现场观摩。

外科医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外科医生这个职业非常特殊,做事必须果断,要非常细心,任何一种可能性都必须证实。内科医生诊断治疗时可以提供很多可能性,外科医生不同,手术中必须决断,没有别的可能性存在。”江跃全说。

直播中,有网友问,江跃全作为外科医生的梦想是什么?网友收到答复是,外科医生不动手术刀,是他此生梦想。这条回复之后,点赞量狂涨。

江跃全说,每个外科医生并不是想给病人做手术,而是病人的症状需要做手术才能缓解或痊愈;目前的医疗技术若持续发展约50年的话,外科医生做手术将仅限于创伤性缝合,而癌症等疾病服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药物就能治疗。

他相信,若穿越到50年后,正躺在手术台上接受食管癌切除手术的这个病人,是不需要他做手术的。50年后,外科医生们能不能等到或看到放下手术刀那天?谁也不敢妄言,因为是梦想,所以很美好。

“有人说,医生是和死神搏斗的人。这句话,我不喜欢。为啥?死神来自地狱,跟死神搏斗有点奇怪的寓意,仿佛指病人处在地狱中。把外科医生说成是跟上帝角力的人,我认为会更准确。”江跃全说,有时候,即使在手术台上作了最大的努力,也留不住病人去天堂的步伐,但外科医生会想方设法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