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校园 重庆大学近两千师生共赏羌族舞剧《走祥云》
10月17日晚上,重庆大学在科学城校区虎溪校园大剧场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四川师范大学民族舞剧《走祥云》专场演出,近两千名师生观看。
《走祥云》是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自主编创的首部羌文化题材舞蹈诗剧,改编自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同名群舞,历时3年精心打磨而成。全剧以“走”为情感脉络、“祥云”为精神符号,通过云谣、云起、云途、云涌、云腾五个篇章,串联起羌族人民从困境走向幸福的奋斗历程。舞者以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将民族坚韧、勇敢的精神内核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出中,舞台光影与剧情交织。极简的舞美勾勒出羌寨的静谧,舞者充满张力的肢体则将历史的磨难生动呈现。贯穿全剧的“祥云”意象,既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厚重。当剧情步入羌民重建家园的篇章,舞者步伐坚定,姿态昂扬,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引发全场共鸣,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
新闻学院的沈嘉慧在观演后表示,《走祥云》这部舞剧极具少数民族特有的神秘与恢宏气质,甚至带有某种原始的力量感,令人震撼。上半场描绘战争的段落中,女子舞段所传递的悲怆情绪尤为动人。而第二幕展现重建家园时,氛围陡然转变——音乐转为轻快,舞蹈也显得活泼灵动,少男少女的舞姿洋溢着青春活力,让人不禁莞尔。尤其结尾处,众人昂首前行的场景令她印象深刻。没有繁复修饰,却真切传递出历经苦难后依然坚毅、勇敢、昂扬的生命力量。

艺术学院刘昕昳对四川师范大学师生呈现的演出表示由衷感谢,认为这场表演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她指出,舞者们以极具感染力的肢体语言,生动勾勒出羌族迁徙与坚守的历史画卷,其中多个场景屡次令她感动落泪。在她看来,“祥云”不仅是舞台意象,更承载着舞者的灵魂与民族不屈的韧性,宛如一份扎根于土地的深沉热爱。这份热爱,体现为面对艰难仍坚定前行、永不退缩的信念,也是一种生命力的延续与向上生长的力量。

药学院的邓涵尹表示,《走祥云》这场演出舞台效果出色,整体氛围极具感染力,让人沉浸其中。在她看来,当古老的羌文化与青春活力相遇,原本厚重深沉的文化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变得生动可感、触手可及。

演出结束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走祥云》导演及总编导袁媛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作品背后的创作灵感与心路历程。她从羌族迁徙历史与坚韧精神中汲取灵感,在传统羌舞动律中融入当代编创理念,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她对羌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充分体现了主创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热忱。
在随后的学术沙龙中,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演员代表与我校艺术系学子围绕舞台表演、角色塑造、创作理念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此次《走祥云》进校园活动,是重庆大学围绕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升校园艺术氛围目标,积极落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未来,重庆大学将持续引进更多优质文艺作品,让文化育人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引导学子在精神滋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淼 李彦欢
摄影:覃显甦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