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在重庆大学举办

2025年10月25至26日,“思想与方法”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在重庆大学举办。论坛以“语文学与现代思想的历史构型:跨区域比较的视野”为主题,邀请来自中、美、德、英、日等海内外二十位知名学者共同探讨。 论坛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世界文学与思想史研究基地协办。

微信图片_20251028092733_611_97_副本.jpg

25日上午,重庆大学弘深杰出学者方维规教授主持开幕式,重庆大学副校长杨俊致欢迎辞。 

015C9BD88C1397840226BF7238920802.jpg

重庆大学副校长杨俊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学者们围绕主题展开了八场学术研讨。

论坛的第一、二场会议旨在共论全球语文学的多元格局。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贡布莱希特质疑语文学的单一西方传统;美国哈佛大学托马斯教授剖析注释传统与意识形态关系;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莫斯特研究员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教授介绍了《语文学术语比较历史辞典》。 

DFFAD299C66E6FB2F996292CB15D6726.jpg

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贡布莱希特

第三场会议重审了20世纪早期欧洲重要概念及思想的跨文化流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提哈诺夫教授探讨浪漫主义的价值与时代关系;德国洪堡大学弗兰克教授重构了20世纪初中东欧文学理论图景;巴西圣保罗大学戈米德教授揭示了跨文化语文学实践的复杂性。 

第四、五场会议聚焦东亚研究领域语文学的方法论实践及其现代意义。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冯胜利发掘乾嘉“理必”的科学推理精神;德国慕尼黑大学叶翰教授考辨《蒙古秘史》以修正历史认知;日本京都大学道坂昭廣教授提出“以王勃注王勃”校勘法;四川大学张哲俊教授提出以“交流关系”作为校勘依据的比较文学文献学新范式;日本关西大学荣休教授沈国威揭示了语文学在现代民族国家语言改造中扮演的复杂角色。  

第六场会议考察了中国语文学及语文翻译与中国思想史的深刻互动。南开大学郝岚教授梳理了中国东方学的建制演变;新加坡国立大学荣休教授李焯然揭示了宗教翻译与思想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七场会议探讨了中国古典思想中与语文学相互启发的核心范畴与思想。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荣休教授刘纪蕙重探方以智的辩证思想;中国人民大学荣休教授耿幼壮重新挖掘并阐释了中国知识传统中的核心范畴“象”。 

第八场会议力图提出超越西方中心的现代知识构型。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珀蒂教授考察了19世纪印欧比较语法术语构建面临的挑战与策略;首都师范大学林精华教授分析了俄国人文学科中反西方话语的悖论;罗马尼亚锡比乌大学特里安教授主张一种非西方化的文化理论建构。 

1761557036407332.jpg

论坛闭幕式上,方维规作总结发言并致谢。 

本次论坛通过跨文化、跨学科、跨区域的深度对话,推动了语文学与现代思想关系的再思考,为理解不同文明的知识构型提供了新视角,彰显了重庆大学在推动人文社科前沿交叉研究方面的学术影响力,为全球学界理解不同区域的现代文明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来源:博雅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陈亚玲

作者 : 博雅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陈亚玲

编辑:曹蔚

审核:刘念   徐珺琢   

责编:韦丽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