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专访2016年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林培思

—— 专访2016年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林培思
日期 : 2016-11-22
摘要
林培思,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3级工商管理专业,中共党员,重庆大学“优异生”。2015-2016学年平均成绩90 45分,平均绩点3 80,专业排名第四,获得校级荣誉称号6项、奖学金8项、竞赛获奖6项。

林培思,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3级工商管理专业,中共党员,重庆大学“优异生”。2015-2016学年平均成绩90.45分,平均绩点3.80,专业排名第四,获得校级荣誉称号6项、奖学金8项、竞赛获奖6项。

林培思 1(2).jpg

入学至今,林培思一直担任班长职务,带领班集体荣获校院级奖励11次,并且获评重庆市“先进班集体”称号。他还担任优异生联合会主席团助理,曾组织策划过“学霸去哪儿”学习交流会和法国安盛金融集团“全国巡回金融公开课”等覆盖面超过500人的大型活动,并且登上了虎溪校园网主页。此外,在担任学院科协主席期间,他积极参与“双创”活动,负责重大项目首届“树声前锋杯” MBA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工作坊。由于学生工作方面表现突出,他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SRTP两项、SQIP和SIETP各一项,并且在E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此外,他获评重庆大学“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称号,并代表重庆大学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中赢得铜奖。

林培思1 (4).jpg

心中有天平,兼顾学习与工作

“我自己心中有一个比例尺,但这个比例尺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根据学习或工作的任务轻重不断变动的。比如说,如果最近的学习任务不是很重,你可以把学习时间所占比例适当减少,把学生工作或活动的时间增加。现代管理科学之父德鲁克有句名言:‘管理的本质是实践。’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上老师会讲一些管理体系。比如例外管理,就是说你只要抓住事情的重点就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好;再如360度绩效评价,我把它运用到班委的运作当中,从班级内外、学生、老师等多方面对班委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班委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班长的任务也就不会那么重了。我觉得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

学生工作固然提升能力,然学习亦仍是我们的根基。工作之外,林培思经常泡图书馆。他说:“学习是根本。在学习这个根的基础上,你要在大学这片土壤上开出什么样的花取决于你自己。但如果连根都没做好,长出来的花肯定是不好的,正如有句话所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用想法浇灌实践,绽开美丽花朵

在凝聚班集体这方面,林培思也花了很多心思。班级开了一个先例:班里每位同学生日都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把每年的10月18日作为班级的集体生日,在这一天班里的29位同学一起庆祝生日。这个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每一年都是不同的形式。他表示:“这个事情给同学们很大的触动,就像是一个寄托,大家都愿意为之努力。我们通过集体活动,引领大家,让大家真的学到一些东西。”

当问及如何能想到那些新颖的想法,他说:“因为我从小学初中做班长,高中做团支书,一路这样走来,以前接触过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想把它传承下去。还有平时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和学习工作进行结合。培养这种想法比较多的能力的话,一方面你要有意念说自己要培养这种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多接触,去了解专业方面人士的想法,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去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

林培思12 (5).jpg

规划路线,实现梦想

“很多人都以为我可能毕业后会选择直接去创业,其实我是这样想的:在大学里学习有关管理的理论知识,毕业后读研继续深造,读完研进公司在某个领域内深挖,出来后再打造一个小企业。”而对于处于迷茫期的同学,他建议:“其实每个人进大学时都是一块白板,要是回到三四年前问我以后想做什么,我也说不出来。在大学四年的过程中,你接触到的人事物影响着你。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你所做的点点滴滴都会为你以后的路作铺垫。’所以作为大一的新生,你们一定要做出尝试,做一些高中没做过的事。要是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贵在坚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再去规划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定下自己未来目标的框架。”

回望瓶颈与遗憾,遇见更好的自己

回想三年来遇到最大的困难,林培思说:“其实最困难的时候集中在大二,我一共担任了12项学生干部。那时候最大的瓶颈就在于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平衡。但是当时不能放弃学习也不想放弃学生工作,所以当时真的很焦灼。如果没有太大的追求也许可以过得很轻松,但我当时两者都想做好,就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去平衡学习和工作的冲突。精神上的压力和忙碌的状态当时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好在靠自己的意志,并找准了平衡点,还是熬过来了。但说实话这段时间既给了我很大的困扰,又给了我很大的提升。”

“若说遗憾,那就是大二的时候,基于层层考虑,放弃了去台湾大学交换的机会。倒不是说过去会学到多少东西,当时想去交流的原因,是觉得需要去外面的世界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如果当时选择去台大,可能现在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不同的‘我’了。”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