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楼讲座之《六件书画名作解读传统文人精神》
2021年5月13日下午,重庆大学逸夫楼讲座——《六件书画名作解读传统文人精神》在兰园三栋蕙风斋如期举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况成泉应邀作了专题讲座,师生们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收获颇多。
况成泉分享了自己的艺术鉴赏三原则,从作品的外显形态观察、内显形态思考到提升美术作品的精神价值。接着以两幅作品为例,透过作品表象的各类元素洞察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及人文精神。
况成泉解读了五代时期韩滉的《五牛图》,图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一牛蹭痒快活,一牛昂首闲步,一牛瞠目瞪视,一牛回首舐舌,一牛以金络套首。况成泉提到,画家在作画时,总是会融入浓浓的个人感情,借物喻人,画家韩滉则通过《五牛图》传达出逍遥自在的前四头牛是自己的理想,而自己却像第五头牛一样,被禁锢着失去自由。
在讲解《王羲之书帖》和天下三大行书时,况成泉告诉大家要以字观人、透字识人、借字传情。他指出在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情怀,我们可以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悲欢喜怒。
在讲解汉隶书碑学书法代表作《曹全碑》时,况成泉谈到书法艺术中的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收与放、大与小、曲与直,都体现了对比的魅力。书法即是写心,不同的心境往往引导出不同的笔墨形态。他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让现场师生强烈地感受到层次感的魅力,传递出“美的敌人不是丑,而是无动于衷”的观点。
况成泉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告诉大家:“想象力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会把你从生硬带到熟练,但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况成泉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重庆大学西南地区诗书画研究中心研究成员,在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上颇有造诣,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