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资安学院“青春力行·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前往兴文县调研

摘要
7月20日下午,重庆大学资安学院“青春力行·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在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方竹林培育基地开启了“追寻竹林迷宫,探究新农奥秘”之旅。

为深入了解与感悟乡村振兴,7月20日下午,重庆大学资安学院“青春力行·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在兴文县仙峰苗族乡方竹林培育基地开启了“追寻竹林迷宫,探究新农奥秘”之旅。

走进方竹林培育基地,映入眼帘的一座座绿色的竹山,好像一片波浪起伏的绿色海洋,给炎热的夏日平添一抹令人心情愉悦的清凉,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当地的乌鸡。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当初这里出了名的贫困,当地村民没有赚钱的门路,所以年轻人大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导致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了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图片1.png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为了改善当地落后的面貌,在政府的牵头带领下,依据当地的竹资源,提出了特有的“竹+鸡”经营模式。当地方竹林总共占地九万亩,自然生长的竹林约两万亩,这种方竹非常特别,只有在海拔1200米以上才能良好生长,仙锋苗族乡偏僻的山地转变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基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形成了竹林立体复合经营示范区。方竹林最初因“竹林迷宫”出名,后来划分了多种育苗区和通气增氧,专用控释肥等试验区,将当地乌鸡与方竹一起进行培育,鸡为竹增肥、去虫,竹为鸡遮凉,实现了生态和谐发展,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才有此雏形。

在负责人介绍完基本的特色之后,实践团成员走进竹林,了解到方竹林采用的是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并且创新的采用了烟火识别系统及气候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个内部小生态系统的状况,为达到实现当地特色的“竹加鸡”产业从“长的出,养不好”到“长的好、养的好”的转变保驾护航。

当地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革新对产业的影响,与国内浙江农林大学、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兴文县方竹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有深度的合作,实现产研一体化,并且在未来有计划地与更多的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交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图片2.png

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在当地发展“竹+鸡”产业之后,不离开家就可以赚钱,所以流失的劳动力大量回归,整个村子的幸福指数也直线上升,他们在全面奔向高水平小康生活的路上也越走越有信心。

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调研后感悟颇深。他们认为当地的“竹+鸡”和“地方与高校”相结合模式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百姓的就业,促进了农户增收,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及整个乡镇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成效,真正体会到了全国上下为贫困农民、为乡村振兴所做出的努力。

图片3.png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