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重庆召开

日期 : 2020-12-08
摘要
2020年12月4日,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重庆组织专家,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的课题成果“基于能耗限额的建筑室内热环境定量需求及节能技术路径”进行了会议评价。

 2020年12月4日,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重庆组织专家,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2016YFC0700300)”的课题成果“基于能耗限额的建筑室内热环境定量需求及节能技术路径”进行了会议评价。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李广铭主任主持会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教授级工程师担任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责任专家、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郝军教授级高工和南京工业大学龚延风教授任专家组副组长,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马友才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孟冲高工、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王卫民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庆龙教授级高工任专家组成员。重庆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王开成副院长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重庆大学姚润明教授,喻伟副教授,及课题成果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研究骨干等,共30余人参加了成果评价会议。

姚润明介绍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背景。自2016年立项以来,项目研究团队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了主要研发任务。“基于能耗限额的建筑热环境定量需求及节能技术路径”是其中课题成果之一,由重庆大学牵头完成。随后,喻伟汇报了课题成果:一是研发了建筑热环境与供暖空调能耗的多参数监测技术及装置,搭建了人员行为、室内热环境、空调运行监测云平台,制定了室内热环境多参数监测技术规程,构建了长江流域室内热环境、调节行为及建筑能耗数据库,确定了居住建筑人员在室率模式,以及长江流域开窗、风扇行为模型;为长江流域基于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供暖空调能耗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二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定量分析了人体热舒适指标,确定了热环境舒适温度区间及分区阈值,提出了长江流域建筑热环境定量需求,建立了长江流域建筑温度、湿度和风速的量化补偿模型;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不同气候分区的供暖空调期建议,量化了建筑热环境营造主被动技术节能贡献率;三是解析了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负荷特性,细分了夏热冬冷地区热工气候分区,建立了基于能耗限额、热舒适、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以延长非供暖空调期、降低峰值负荷、提升设备系统能效、合理优化用能模式的长江流域建筑热环境营造整体解决方案及技术路径,实现了长江流域居住建筑供暖空调能耗<20kWh/m2·a的目标。

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58篇,主编行业、地方及协会标准 4部,示范工程技术规程1部。成果已在长江流域30余项工程中进行关键技术示范和应用,室内热舒适性好,节能效果明显。其中,南通三建低能耗住宅示范项目获“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上海市虹桥迎宾馆办公楼项目获“G20最佳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示范项目”。

12.8_副本.jpg

经评价专家组认真质询评议,一致认为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国际领先。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